近日,“建行杯”第七届湖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湖南开放大学举行,来自全省122所高等院校360个参赛项目同台竞技。经过激烈角逐,我校创业项目团队凭借科学的商业模式设计、优秀的创业团队打造、高品质的创新产品研发、良好的就业带动能力、有效的教育引领效果和精彩的路演答辩展示,得到评审专家的好评,最终取得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2项,2个项目被推荐参加国赛。
学校始终将“双创”教育体系全方位融入现代服务业专业群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三阶三层”双创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实践应用中取得的新成果,成功立项国家级课题,对高职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
十年来,学校聚力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推进“三教改革”,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意识、艰苦奋斗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创新、在创新中大胆实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依据学生创新程度,将学生分为青苗、骨干和创客三种不同层级(三层),对于每种类型提供相应的“知识启梦”“项目筑梦”和“基地圆梦”等有差异但又相互支撑的个性化阶梯式教育(三阶)。正是“三阶三层”双创教育理论高度契合创新创业人才的成长规律,培养了一大批创业者,涌现了一批创新创业成果。本次比赛成绩的取得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我校软件2031班班长文峰同学,在韩冰老师《思想品德修养》课堂上得到启发,激发了强烈的责任担当精神,励志要为家乡的振兴贡献一份力量。于是便组建了志同道合的团队,结合所学的软件专业知识和作为擂茶非遗文化传承人后辈的优势,刚进大学不久就在创新创业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创立了《守艺人擂茶—舌尖上的非遗文化》项目,经过广泛调研和深入论证后,注册成立了湖南省莱洽茶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下一步,将申请入驻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把“传承非遗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打造全国擂茶知名品牌”作为公司发展的使命。

文峰同学领衔的《守艺人擂茶—舌尖上的非遗文化》项目团队研发的系列擂茶产品及压桌小吃获得评委的频频点赞
我校《益生“菌”——科技助农的砥砺践行者》创业项目团队,发挥在校学习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的优势,与“野生菌人工培养技术”研发团队、农户合作,整合资源,深度拓展技术应用,通过电商扩大销售,不断优化商业模式,助力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

《益生“菌”——科技助农的砥砺践行者》项目团队经过国赛选拔赛激烈争夺,获国赛入场券
《生态黄花—古法新制助力乡村振兴》创业项目团队负责人肖子悦在一次偶然机会,听寝室同学夸赞祁东县了黄花菜小有名气,但产品创新不足、附加值低。之后,就利用暑期深入祁东县调研,深受启发,回校后撰写了调研报告和商业计划书,并以作业的形式提交给了创业指导老师。在创业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发挥烹饪专业的优势,研发了黄花菜礼品装、黄菜酱、黄花菜汤料和黄花菜月饼等新品,深受专家好评。下一步,将在学校的支持下,尽快将项目落地,付之行动

《生态黄花—古法新制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团队立志聚焦黄花菜产品研发与销售
此外,《油茶荒山种植推广的产业兴农模式》项目团队负责人是中小企业1731班何其林同学,他从小目睹家乡山地荒芜、传统文化消失、农民因增收难而纷纷外出打工的困境。大学毕业后,发挥所学专业优势,在学校创业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和父母支持下,在家乡推广茶油树荒山种植技术、传统压榨技术和电商销售等途径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除此之外,通过创新创业课堂、校级育邦杯创新创业大赛等途径涌现出很多非常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和“三阶三层”双创教育体系的强劲优势。
(供稿:创业学院 韩燕平)